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中国“重质量 守诚信”示范医院
025-85262032
发布日期:2019-07-06来源:南京耳鼻喉科医院排名
儿童鼻炎有何特点?儿童鼻炎和感冒如何区分?儿童鼻炎在除了鼻塞以及流鼻涕之外,还会出现发热咳嗽精神萎靡的情况,还出出现中耳炎,鼻出血以及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形成慢性鼻炎后,还会出现闭塞性鼻音和张口呼吸,粘液性鼻涕“取之不尽。长期鼻阻塞和张口呼吸会影响面部和胸部的发育。作为家长就要多加注意。
儿童鼻炎的特点
1、儿童身体抵抗力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易患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流感、麻疹、百日咳等)。
2、儿童的鼻腔,以及鼻道会比较狭窄,鼻腔中的粘膜比较柔软,一旦儿童的鼻腔发生了感染就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情况,容易导致儿童呼吸不畅的状况出现。
3、儿童鼻窦窦口相对较大,感染易经窦口侵入鼻窦。
4、鼻部的临近器官,如咽部的扁桃体和鼻咽部的腺样体肥大以及先天性腭裂等疾病影响正常鼻呼吸。
5、儿童易发生鼻腔异物、鼻外伤,而引起继发感染。
6、体质容易发生过敏的儿童,也会比较容易出现鼻炎的情况。
儿童鼻炎和感冒如何区分
1、打喷嚏的次数。一般来说,感冒虽然会打喷嚏,但次数并不多,更不会有连续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情况,而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
2、鼻痒。感冒时,鼻子并不会很痒,而是长时间的鼻塞,而患鼻炎时,鼻腔与咽喉部位会奇痒无比,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眼睛、脸颊部位皮肤发痒。
3、流清水鼻涕。从感冒的症状来看,流清水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而且“流量”并不大。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则恰恰相反,伴随着打喷嚏的同时,大量的鼻涕会倾泻而下。
4、其他不适。感冒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本身免疫力下降。在感冒的同时,一定会并发一些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鼻炎发作时通常不会出现以上全身症状。
夏季儿童更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
儿童过敏性鼻炎在夏秋季节变换时,诱发频率较高。由于冷热空气交替频繁,鼻黏膜较敏感的孩子容易受刺激,再加之秋季干燥且致敏源较多,孩子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此类孩子最好避免接触致敏花草、宠物等,少到人口密集场所去,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预防;少用布艺制品,贴身衣物、被褥勤洗勤晒,减少螨虫的滋生;注意室内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工作,保持空气新鲜。
过敏性鼻炎应该怎么治?
中医3D立体疗法
治疗项目:①鼻腔冲洗 ②中药鼻腔雾化 ③中药鼻腔介入治疗
治疗原理:将秘制的中药配方,通过冲洗、雾化、介入鼻腔三种方式,杀菌消炎,恢复鼻腔免疫平衡,温和无刺激。改变了传统中药汤剂只能吃的用药方式,创新利用中药外治缓解鼻炎症状。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直达病灶,快速有效。适宜各类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保守治疗,各种鼻部手术术后的恢复治疗
光波理疗
治疗项目:①红光 ②氦氖激光 ③半导体激光 ④纳米光 ⑤微波 ⑥脉冲微波
治疗原理:利用电磁波的聚热、穿透和光化学作用,局部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绿色治疗无创伤,随治随走,加快鼻炎恢复。适宜各类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保守治疗。各种鼻部手术术后的恢复治疗
脱敏治疗—WHO推荐对因疗法
治疗原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过敏性疾病的对因疗法,即通过让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计量的过敏原提取物,使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逐渐适应,逐渐对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或者彻底改变过敏反应。非手术、不动刀,改变身体免疫耐受,甚至终身受益。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直达病灶,快速有效
微创治疗:
日间手术治疗-HIFU飞波
治疗原理:通过将超声聚焦到鼻粘膜下层病灶,短时间内释放能量,清除病变组织,快速完成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相比传统技术,既不破坏鼻粘膜,也不损害鼻腔黏膜黏液纤毛系统功能,治疗过敏性鼻炎不动刀、不出血、无创伤。
改良翼管神经阻断术
治疗原理:在高清鼻内镜下,准确定位和切断鼻后神经丛+咽支的鼻部副交感神经,从而使鼻腔、鼻窦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同时,粘膜分泌大为减少,降低鼻腔黏膜的反应性。治疗精准、有效 。避免传统翼管神经阻断术的眼部干燥,面部及牙齿麻木等其他不适。适宜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
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提醒您,发生疾病,建议前往正规的耳鼻咽喉科,不要病急乱投医。市场上有很多人会瞄准一些患者受该症折磨太过长久而乱投医,如果您还想了解比较详细的治疗方案,请在线联系025-85262032。
拾景焱 鼻科主任
医生简介: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鼻部、咽喉部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
专业擅长: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鼾症、小儿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声带疾病。
上一篇:鼻炎影响正常呼吸,需要在意
下一篇:鼻炎手术的作用和危害
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苏ICP备18040864号-7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914(宁)医广【2020】第03-31-043号